校刊《香樟树》读书笔记系列稿之五-学生园地-东台创新学校 |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-(全国百强民办学校) 


校刊《香樟树》读书笔记系列稿之五

发布时间:2016-12-24

浏览次数:4095

来源:本站

 

五花八门,万宝全书

——读书笔记系列稿之五:名人篇

★  少逸

古往今来,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,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,并且有的笔记颇有风趣:   

蒲草笔记。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读书。一次,在野外放牧时,发现宽宽的蒲草可用来记字造句,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,边读书、边在蒲草上做笔记,读了一本,又抄一本,终于谙熟《春秋》经义,成为有名的法学家。   

树干笔记南北朝时的任未,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,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,然后削荆条为笔,以树汁为墨水,读书做学问。因买不起纸张,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,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,后人将此树林称为“经苑”。   

锦囊笔记唐朝著名诗人李贺为了收集创作素材,经常是天没破晓就出门,身上背个破旧锦囊,骑着小毛驴,到处游历,观察生活。每当触景生情或想到好的句子,就随手记在纸上,然后放入锦囊。等晚上回到家中,把锦囊里的纸条全部取出来,然后把零散的诗句加工成一篇篇完整的诗。  

布袋笔记。宋代诗人梅尧臣,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,每当读到佳句妙语,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,然后投入小布袋中。做学问时,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,或予以引用,或启发思维,终成一位出色的诗人。   

树叶笔记元代著名学者陶宗仪编写了一部30卷的《南村辍耕录》,内容记录了元代的掌故、典章、文物、地理、文学等。据说他每天下地干活,总是随身携带书籍与笔砚,累了,便倚在树下看书,并将所感记在树叶上。经过十多年呕心沥血的积累,竟积下了十几罐树叶,最后才整理成书。  

竹簏笔记。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曾用一个竹簏来储存自己的诗作。1839年,龚自珍辞官回故乡杭州,在南方逗留一段时间后返回北方,其间历时八个月,行程九千里。旅途结束后,他打开竹簏整理诗作,竟达315首,取名为《己亥杂诗》。这部诗集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  

卡片笔记。1890年,契诃夫到流放犯人的库页岛进行调查,用卡片记录了大约一万个流放犯和移民的生活状况。同样,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一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杂志,做了两万多张卡片,写了104部科幻小说,他的作品被译成54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,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。  

镜缝笔记、晒衣绳笔记。美国作家杰克·伦敦喜欢把书中的好词句摘抄在一张张小纸片上,然后插在梳妆台的镜缝里,以便在刮胡须、穿衣服时记诵;他又把一串串小纸片用扣针悬在晒衣绳上,为的是随时学习和记忆。就凭这股钻劲,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大作家。  

“万宝”笔记。果戈里一生最大的“嗜好”是记笔记,人们称他“笔记迷”。他成年累月像蜜蜂采集花蜜一样,不知疲倦地把读到的佳句名言、听到的奇闻趣事、看到的人情风俗,包括许多乌克兰的风俗习惯、传说故事、民歌谚语,都一一记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。果戈里自己把这本笔记本称为“万宝全书”。





苏ICP备11081810号 © 1999—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雏阳投资·创新教育集团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:0515-85235953
校址:(上海总部)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8633弄15幢   |  (东台校区)小学、初中:江苏省东台市金海西路99号 高中:江苏省东台市万泉路199号   |  (昆山校区)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新开河路2号   | (上海校区)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大街100号

www.4355.com www.4355.com